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

2016/4/12
    今天,想一边比较与中国文化的区别,一边来介绍一下日本文化的特征。文化本身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完整地进行讲解。今天在座各位都是年轻人,所以,在这边先讲一下日本文化的历史背景,之后,再就(1)汉字文化、(2)饮食文化、(3)日本人的礼法,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 日本文化的源头
● 正如各位所知,2000多年以前,日本受到中华文明的巨大影响。不仅在政治・社会制度方面,在思想、哲学、宗教、饮食文化、艺术等几乎所有领域都吸收了来自中国的文化。
● 但是,到了9世纪之后,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日本也开始慢慢发展具有独自特色的文化。可以说「吸收」和「消化」「改良」是日本文化的特征,日本和中国之间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1)首先,季节气候・风土不同。
    中国基本上属于大陆国家,农业发达,以游牧民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畜牧业也发展而来。另一方面,日本基本上属于农耕民族,在农业方面,农耕者的通力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日本是一个岛国,是海洋之国,也是森林之国。虽然台风、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比较多,但是温暖的气候也带来许多大自然的恩惠。
(2)其次,民族不同。
    关于日本人的起源,在学术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据说有一部分来自北方的西伯利亚,经朝鲜半岛来到日本,也有一部分来自东南亚等,从各个地方的各个民族汇集而来。有一种观点认为许多日本人是来自中国大陆,但实际上大多数日本人的遗传基因和汉民族不同。40%的日本人的血型是A型。
(3)第三,是宗教方面的差别。
    在古代,儒教、佛教、道教等宗教・哲学思想从中国传入日本。一直到今天,这些思想成为了日中两国共通之处的文化基础。但是,在这些宗教・哲学传入日本之前,也就是从古代开始,在日本一直都信奉着各种各样的神灵。
 
2. 汉字文化
●  汉字是反映语言和文化的重大要素。日语和蒙古语、韩国语一样,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语法方面和中文有巨大差异,但是至今仍有大约2000个汉字被政府选定为常用汉字使用。常用汉字在包括报纸、书籍当中被广泛使用,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汉字。
● 大多数的汉字和中文汉字表达相同的意思,但也有一部分和中文意思不同,这对学习日语的人来说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方说:
暗算(あんざん) → 心算
階段(かいだん) → 楼梯、台阶
恰好(かっこう) → 外表、姿势
怪我(けが)→ 受伤
勉強(べんきょう) → 学习、用功
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另外,也有很多词语的意思非常接近,但是存在着微妙的差别或者用法上不一样。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差异,在交流的时候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 另外,日语也有以下几个特征。
(1)「敬语」的表现非常多。
    日本人说话的时候会根据对方或周围的人和场合而使用「尊敬」、「谦让」的表现形式。对于学习日语的外国人来说,这是非常难的事情,日本人当中也有人无法完全掌握这些。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1-1)某人给相识的人家打电话时:
    「恐れ入ります。お父様はご在宅でしょうか。」「实在不好意思,您父亲在家么?」
    「父は、まだ帰宅しておりません。」「我爸还没回来」
(1-2)给别人礼物的时候
    「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どうぞお受け取り下さい。」「无聊的东西而已,请收下吧」   
(1-3)邀请别人来家做客吃饭的时候
    「何もありませんが、どうぞお召し上がり下さい。」「什么也没有,请」  
 
(2)暧昧的表现比较多
    很多时候省略主语。
    「お元気ですか」 「(你)好吗」
    「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请多关照」
    「ただいま」(私は、ただ今、帰りました。) 「回来了」(我回来了)
    「いただきます」 「开始吃了」
 
(3)避免使用断定形式的说法,多使用委婉的表现
    「善処します」 「妥善处理」
    「考えておきます」 「再考虑一下」
    「タバコはご遠慮下さい」 「关于吸烟,请多考虑一下」(禁止抽烟)
 
3. 饮食文化
(1)「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1)将多种多样并且新鲜的食材和素材应用到美味之中
   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山、乡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分布广阔,因地理差别而出产的多样的食材被各地广泛使用。
(1-2)热量低、营养均衡的健康饮食
    日本的饮食方式被称为营养均衡的理想方式。实现了低动物性油脂,为日本人的长寿和防止肥胖带来帮助。
(1-3)多种多样的烹饪方法和烹饪道具
    有切、煮、烤、蒸、炸等多样的烹饪方法。另外,发达的烹饪技术・烹饪道具能够很好地使食材入味。
(1-4)自然之美的表现
    使用当季的花、叶对料理进行装饰,并且使用符合季节的器具,可以愉快感受四季的变化,季节感强烈。
(1-5)待客之心
    日本人的饮食文化,和这个民族每年定期举行的活动仪式紧密相连并随之孕育而来。分享来自大自然恩惠的食物,一起度过用餐的时间,这成为家庭成员或者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之间加深联系的纽带。
 
(2)日中就餐礼节的不同
    日中两国之间在就餐礼节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比方说,(2-1)喝酒的时候,中国一定是和同桌的人一起干杯喝,而日本大部分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喝。(2-2)日本人在吃米饭、喝清汤、味增汤的时候一定是手拿着碗来喝。在日本料理当中是不使用汤勺喝汤的。
    就餐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应该是饭菜的分量。在中国,上菜的量很大,客人吃不完剩下一些,则表示「已经吃饱了」,这样的话主人会有种满足感。在日本,是根据客人正好能吃完的量来上菜。
 
4. 礼仪
(1)在介绍礼仪方面的差别之前,先讲一下和礼仪相关的文化背景。
    首先,是儒教的影响。我认为儒教是非常深远的哲学・宗教,同时,儒教很重视「礼」,也就是规矩、礼仪。我认为现在受这个影响最深的地方是韩国,在日本,在婚丧祭祀方面的规矩以及对年长者的尊敬等方面也是受到儒教的影响。
 
(2)另外还想说一点的是关于「谢罪」,也就是对道歉方面的理解。现在的日本是法制国家,但是在日本的传统当中,一个人犯下巨大错误时,如果他能够诚心实意谢罪的话,那别人还是可以原谅他的。但是,在很多日本人看来,在中国如果承认了错误,也就是承担责任的时候,在一定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所以,中国人不会轻易地道歉,或者说在中国如果轻易道歉的话,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真实的情况是这样么?我本人不太认同这样的说法。大约10年以前,我参观浙江省某个「抗日纪念馆」的时候,纪念馆馆长曾经说「我们不是要求日本给予赔偿。我们只是要求日本诚心实意的谢罪。」
 
(3)最后,就个别方面的礼仪,举两个例子来介绍一下日本两国之间的差别。
(3-1)首先是关于见面礼节。
    人们在初次见面时候的礼节是非常重要,各个国家有着各种各样的礼节。正如各位所知,在日本是互相鞠躬,而鞠躬在其他国家很少见到。根据和对方的关系程度不同,鞠躬的角度和礼貌的程度也不一样。
    另外,社会人士之间通常都会交换名片。当然,现在在中国,人们也交换名片,但是在日本,人们见面之后首先交换名片,拿到名片确认对方所属的公司或者组织名称和职务之后,再鞠躬。
    日本人特别讲究这些礼节,日本社会相对也比较在意出生地、毕业学校、所属公司或者组织。
(3-2)还有一个,就是日本人被指出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不向老年人让座这件事情。很遗憾,基本上的确是这样的。在以前,让座也很普遍,但是最近,这种情况却改变了。站在不让座的人的角度上来考虑的话,地铁・公交里面已经设置了老年人、残障人士、孕妇等特殊人群的专用座位,所以这些人坐到那些座位上就可以。面对老年人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年龄,所以对方可能反过来说「我还不是老年人」,而激怒对方。看到像孕妇的女性的时候,有可能对方只是因为身体有些发福。所以像这样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本人来青岛之后乘坐公交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人给我让座,但这也让我心中失望地感觉到自己真的是老了。还有,就是在马路上被小孩子称呼成「爷爷」,刚开始的时候这让我很惊讶。所以这也是日中文化的差别。在中国,好像称呼超过60岁的人为「叔叔」的时候,是很失礼的。